歡迎加入
登入中時部落格
帳號:
密碼:
驗證:
(請輸入下方文字)
記住我的帳號
若是還有其它問題,
請e-mail至:
888@infotimes.com.tw
我的部落格
登出
後台管理
周星星評論部落格
中時電子報
中時部落格
周星星評論部落格
本格總瀏覽人次-2,949,473
引用-
0
迴響-121
文章-2,670
2017-11-25 17:00
個人分類:
文化評論
Pride (1987-2017)
分享至
Facebook
分享至
Google+
分享至
Twitter
分享至
Weibo
分享至
line
J-5
買鴨的,時間開始在倒數,本「周星星」中時部落格也即將在
二○一七年十
一月三十號
【〈
十一月(novembre / novembre)
〉】「慶祝」最後一天的
存在。
二○一七年
對重金屬、硬搖滾來說,絕對是很有意義的一年。為什麼?因為
很多張硬搖滾、重金屬絕對經典級的專輯像是 JOE SATRIANI 的
« SURFING WITH THE ALIEN »
(1987)、 WHITESNAKE 的
« WHITESNAKE »
(1987)、 DEF LEPPARD 的
« HYSTERIA »
(1987)、 GUNS & ROSES 的
« APPETITE FOR DESTRUCTION »
(1987),都是在一九八七年發行的專輯。從一九八七年到
二○一七年
,
就都是三十週年。
有某一個硬搖滾樂團,既不叫作 POISON ,也不是 CINDERELLA 或
MÖTLEY CRÜE ,但這一個硬搖滾樂團還真的有一位電吉他天才。他們
叫作 WHITE LION ,現在已經被完完全全忘掉的硬搖滾樂團。
說起 WHITE LION ,就又是一個在一九八七年就已經發行專輯
« PRIDE »
(1987)、但差一點就要被淹沒的優異硬搖滾專輯。直到一九八八年,
WHITE LION 的單曲 « Wait » 、 « When the Children Cry » 開始引起
廣泛的注意,才讓人發覺到專輯
« PRIDE »
早在一九八七年就已經發行。
可以這麼說: WHITE LION 之所以不能像 VAN HALEN 那樣長長久久,
問題出在 WHITE LION 的電吉他手 Vito BRATTA 沒辦法放下他自己的
堅持
————
跟 EXTREME 的電吉他手 Nuno BETTENCOURT 沒辦法
放下他自己的堅持一樣
————
,有的時候,還真必須商業化、流行化,好
能夠繼續存在下去。
以 WHITE LION 為例,專輯
« MANE ATTRACTION »
(1991)顯得
冗長、愛賣弄 Vito BRATTA 的電吉他手演奏。所以, WHITE LION 只
以兩張專輯
————
« PRIDE »
(1987)跟
« BIG GAME »
(1989)
————
攀上高峰,之後再也沒能夠 « coming back » 。
專輯
« PRIDE »
的迷人之處在於 WHITE LION 很會創作出很美妙的旋
律,尤其更是電吉他獨奏的旋律。電吉他手 Vito BRATTA 有點濫用點弦的
技巧,幾乎每一首歌的電吉他獨奏都會有點弦的段落,說起來不是那麼「稱
讚」,但聽起來卻是真的很美妙
————
有時甚至該跳起來說:怎麼會有人
弄出這麼妙的電吉他獨奏旋律!
單曲 « Wait » 很巧妙地凝結 WHITE LION 的風格:有點一直在「哇!
哇!」的電吉他和絃厲符(riff),這正是重金屬搖滾樂樂迷喜歡聽到的重
金屬音色。第一首單曲 « Hungry » 更火爆、更多電吉他的炫技,單曲
« When the Children Cry » 更優美、單曲 « All You Need Is Rock 'n' Roll »
更多藍調味、單曲 « Lady of the Valley » 更多憤怒
……
總之,專輯
« PRIDE »
已經成為那個時代的經典作品,後人想要複製
« PRIDE »
專輯的風格其實也不難,但問題是是 WHITE LION 先於
商業化重金屬的潮流先做出
« PRIDE »
專輯。
posté le samedi 25 novembre MMXVII
〈
法國巴黎一人/兩人自由行全方位攻略
〉
西元前希臘哲學跟中國孔子對照表(新排版)
http://newsblog.chinatimes.com/jostar2/archive/41111
《理想國》第一卷開場
http://newsblog.chinatimes.com/jostar2/archive/40980
〈基督教只能是新教?有沒有搞錯?〉
http://newsblog.chinatimes.com/jostar2/archive/43211
艾曼紐埃爾
˙
馬克宏(Emmanuel Macron)是誰?
http://newsblog.chinatimes.com/jostar2/archive/55100
艾曼紐埃爾
˙
馬克宏(Emmanuel Macron)他太太是誰?
http://newsblog.chinatimes.com/jostar2/archive/55101
艾曼紐埃爾
˙
馬克宏(Emmanuel Macron)年輕時長得很像喬治麥可?
http://newsblog.chinatimes.com/jostar2/archive/55102
艾曼紐埃爾
˙
馬克宏(Emmanuel Macron)這一次是被《中國時報》寫錯
http://newsblog.chinatimes.com/jostar2/archive/55103
艾曼紐埃爾
˙
馬克宏(Emmanuel Macron)民調上升到第二位
http://newsblog.chinatimes.com/jostar2/archive/55104
艾曼紐埃爾
˙
馬克宏(Emmanuel Macron)說殖民是『侵害人道罪行』
http://newsblog.chinatimes.com/jostar2/archive/55105
艾曼紐埃爾
˙
馬克宏(Emmanuel Macron)說「我懂你們的心」
http://newsblog.chinatimes.com/jostar2/archive/55106
艾曼紐埃爾
˙
馬克宏(Emmanuel Macron)得到中間派戰略結盟
http://newsblog.chinatimes.com/jostar2/archive/55107
艾曼紐埃爾
˙
馬克宏(Emmanuel Macron)必當選法國總統
http://newsblog.chinatimes.com/jostar2/archive/55108
艾曼紐埃爾
˙
馬克宏(Emmanuel Macron)必須統一中文譯名
——
因為他必當選法國總統
http://newsblog.chinatimes.com/jostar2/archive/55109
法國左派、右派初選造就今日極端派氣喘
http://newsblog.chinatimes.com/jostar2/archive/55110
潘妮洛普
˙
費雍(Penelope Fillon)被起訴
http://newsblog.chinatimes.com/jostar2/archive/55111
艾曼紐埃爾
˙
馬克宏(Emmanuel Macron)獲法國前任總理支持
http://newsblog.chinatimes.com/jostar2/archive/55112
艾曼紐埃爾
˙
馬克宏(Emmanuel Macron)必於法國總統第一輪選舉勝出
http://newsblog.chinatimes.com/jostar2/archive/55113
人氣:453
引用:
0
迴響:0
作者:周星星
分享至
Facebook
分享至
Google+
分享至
Twitter
分享至
Weibo
分享至
line
下一則:
« le réveillon de Noël »
上一則:
不怕死的「人生哲學」
引用
迴響(0)
目前尚無迴響資料
留下迴響
※
帳號/暱稱:
E-mail:
個人網頁:
留言標題:
※
留言內容:
公開留言
悄悄話 (只有你和版主能看見內容)
(只有登入情況下才能留悄悄話,版主回覆也只有已登入的您才能看見)
※
驗證碼:
(請輸入右方文字)
個人檔案
關於我
暱稱:周星星
分類:電影
聯絡我
訂閱影視部落格
廣告
最新文章
坎城影展參考原文片名的文化哲學
2018 坎城影展報導正式競賽評審團的新聞事件
2018 坎城影展正式競賽評審團名單
Pierre Chanal
Nordahl Lelandais
2018 坎城影展海報
2018 坎城影展正式競賽片及評審團名單
最新迴響
01/22 Taylor Swift Station:
依在下拙見,演藝人員的名字當然是台灣粉絲方便...
01/22 jostar2:
Taylor Swift 的中文譯名要用粉絲投票來決定?...
01/22 Taylor Swift Station:
事實上,將Taylor Swift譯為「泰勒絲」是2009年...
11/23 jostar2:
很不習慣有粉絲!天空部落今年從一月底過年期間...
11/23 JASON:
從大學時代至今已十年,非常習慣閱讀您的部落格...
11/19 過客:
看這篇文章前面覺得不錯,頗有同感。看到後面才...
11/11 jostar2:
「加泰隆尼亞」跟高雄市沒辦法比較。我的論點是...
檔案庫
2018年4月(16)
2018年3月(33)
2018年2月(19)
2018年1月(30)
2017年12月(33)
2017年11月(33)
2017年10月(66)
2017年9月(33)
2017年8月(111)
2017年7月(88)
2017年6月(44)
2017年5月(66)
2017年4月(44)
2017年3月(33)
2017年2月(33)
2017年1月(33)
2016年12月(66)
2016年11月(66)
2016年10月(99)
2016年9月(44)
2016年8月(66)
2016年7月(66)
2016年6月(88)
2016年5月(88)
2016年4月(66)
2016年3月(66)
2016年2月(66)
2016年1月(44)
2015年12月(44)
2015年11月(44)
2015年10月(88)
2015年9月(50)
2015年8月(22)
2015年7月(50)
2015年6月(50)
2015年5月(88)
2015年4月(88)
2015年3月(88)
2015年2月(88)
2015年1月(138)
2014年12月(138)
2014年11月(66)
2014年10月(66)
2014年9月(22)
文章分類
電影評論(97)
文化評論(779)
時事評論(562)
雜事評論(428)
幽默搞笑(51)
幽默尖酸(55)
電影介紹(424)
導演介紹(41)
經典電影(6)
垃圾電影(3)
女生演員(63)
男生演員(18)
人權問題(47)
動物權利(15)
星星私事(51)
星星故事(23)
星星書事
相簿
idées
en France
voyage à Paris
bûche de Noël
Hollywood
2017 坎城影展
2016 坎城影展
訂閱
訂閱
TOP
分享至
Facebook
分享至
Google+
分享至
Twitter
分享至
Weibo
分享至
line